TM7000H 20吨 泉州-泉州 送达
7042 10吨 厦门-泉州 送达
6095H 33吨 漳州-福清 送达
7042 10吨 厦门-漳州 送达
T30S 10吨 厦门-厦门 送达
M02 3吨 厦门-厦门 送达
T30S 11吨 厦门-泉州 送达
K8003 10吨 厦门-泉州 送达
2025年8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在这份总体平稳的成绩单中,不同行业的表现分化明显,其中塑料化工行业及其重要下游汽车制造业的产销数据尤为引人注目,清晰勾勒出产业链上游的支撑与下游的拉动作用。 一、 总体工业稳健运行,高技术制造持续领跑 纵观8月份数据,工业生产呈现出稳中有进,结构优化的特点。不仅同比增速保持在5%以上的区间,1-8月份的累计增速也达到了6.2%,显示出较强的增长韧性。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5.7%,是三大门类中增速最快的,继续发挥其中流砥柱的作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显著高于全部规上工业4.1个百分点,1-8月累计增速更高达9.5%。这表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动能转换正在持续深化,高端制造正在成为工业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宏观背景为塑料化工和汽车这类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 塑料化工行业:原料端高歌猛进,制品端稳健增长 塑料化工行业的表现需要从产业链角度进行拆解分析。数据清晰地显示了上下游的不同热度。 首先,上游基础化工原料生产旺盛,需求强劲。 作为塑料工业最关键的基础原料之一,乙烯的产量在8月份达到31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0.4%;1-8月累计产量2441万吨,增速也高达10.6%。乙烯产量的高速增长,直接反映了下游市场对合成树脂(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的旺盛需求。同样,硫酸(折100%)产量增长8.8%,烧碱(折100%)产量增长8.1%,这些基础化学品的良好增速,共同印证了整个化工行业正处于高景气周期。 其次,中游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表现亮眼,8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7.6%,是41个大类行业中增速较高的行业之一,其1-8月累计增速为8.0%,势头稳定。该行业的繁荣为下游塑料制品业提供了充足且可能价格更稳定的原料供应。 最后,聚焦到直接相关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其8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3.5%,1-8月累计增长6.3%。虽然增速不及上游原料行业,但依然保持了稳健扩张的态势。这一增速差异是合理的:上游受益于多重下游(包括塑料、纺织、建材等)的需求,而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则更直接地反映了其最主要下游汽车、家电、包装等行业的需求状况。 三、 汽车行业:产销两旺,新能源车引领变革 汽车制造业作为塑料化工行业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之一(汽车是塑料的第三大应用领域,仅次于包装和建材),8月份交出了一份堪称惊艳的成绩单,完美解释了其对上游化工材料的强大拉动作用。 1. 生产端高速增长: 8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远超工业平均水平。1-8月累计增速更是达到10.5%,展现出极强的生产活跃度。 2. 产量数据印证繁荣: 8月份,全国共生产275.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0.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33.3万辆,同比增长22.7%,占全部汽车产量的比重已高达48.4%,近乎半壁江山。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达938.2万辆,同比激增31.4%。这表明中国汽车产业不仅在总量上扩张,更在结构上快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3. 产品结构优化: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轿车(增长11.6%)和SUV(增长7.1%)也保持了增长,说明消费需求全面回暖。 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放量,对塑料化工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轻量化需求: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的追求,使得以塑代钢的轻量化解决方案成为刚需。这不仅增加了单车塑料用量(尤其是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高性能材料),更推动了材料技术的创新升级。 特定部件增量: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需要大量的特种塑料和绝缘材料,如电池包壳体、线束绝缘材料、充电桩部件等,创造了新的增量市场。 高端化趋势:消费者对汽车内饰品质和科技感的要求提升,推动了对外观更佳、触感更好、性能更优的高端塑料材料的需求。 四、 协同发展与未来挑战 8月份的工业数据清晰地描绘了一幅化工原料保障供给,汽车产业拉动需求的产业链协同发展图景。上游化工行业特别是乙烯等原料的高增长,为下游汽车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下游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又为上游化工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品升级的动力。 然而,在繁荣之下也需关注潜在的挑战。首先,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同比名义下降了0.4%,这表明外部需求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对于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塑料和汽车产业而言,需警惕海外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其次,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汽车行业价格战激烈,成本压力必然会沿着产业链向上传导,对塑料化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技术降本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最后,原材料价格波动(如原油价格)依然是化工行业盈利能力的不确定因素。 结论 综合来看,2025年8月的工业数据表明,中国塑料化工行业与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板块,正形成深度的良性互动循环。汽车产业的强劲复苏和结构升级,是当前拉动塑料化工行业增长的关键力量;而化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稳定供应,则是汽车产业创新和发展的坚实保障。 展望未来,两大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化工企业需要紧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开发更多高性能、轻量化的新材料解决方案;而汽车企业则需与上游材料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挑战。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巩固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统计局 文中图片均来自 国家统计局。
【导论】:2025年1-8月份PE管材市场价格均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波动幅度较往年有所收窄,整体呈现震荡走弱的局面,其中不乏短暂性上涨行情,在宏观、成本及供需的阶段性影响下,2025年价格走势出现多时间段内打破季节性规律的现象,受需求拖累明显加重。 2018-2025年PE管材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倒N形走势。2020年在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需求恢复不佳以及原油暴跌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在2020年4月初跌至近5年来最低点在6750元/吨。后期伴随下游需求逐渐恢复,上游原料原油价格一再走高,成本端支撑加强,高点在2021年10月中旬的9800元/吨。后续随着新投产能装置产量的陆续释放以及需求较慢的恢复使得PE管材价格开启下跌模式,而2023-2025年价格受政策面导向加大,强预期与弱现实长期处于博弈状态,且随着前期PE管材装置的投产,供应端压力不断加压,价格维持低位震荡运行。 2025年1-8月份PE管材市场价格均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波动幅度较往年有所收窄,以华东上海石化YGH041价格为例,2025年1-8月份均价为7791.05元/吨 ,较去年同期下跌4.36%,价格高点出现在5月份,价格低点出现在8月份,波幅在440元/吨,去年波动幅度在500元/吨,整体波动幅度有所收窄。2025年1-8月份PE管材市场价格波动整体呈现震荡走弱的局面,其中不乏短暂性上涨行情。价格上涨主要由三重因素共振推动: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对市场形成有效支撑,二是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带来的成本推涨效应,三是阶段性供应偏紧所形成的市场利好。而价格下跌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需求端恢复不及预期,导致实际需求与预期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是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下,库存去化不畅所形成的供应压力,对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明显抑制作用。 通过近五年的历史季节性规律来看,通常2-3、11-12月份处于环比上涨,7-10月份处于环比下跌的月份,高点出现在3、10月份,低点出现在5-6、11月份。 2025年来看,年内部分时间段打破季节性规律5月份出现逆季节性上涨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宏观消息利好及原油成本支撑增强,同时供应支撑增强,均对管材市场有所提振,价格呈现环比上涨的局面。7-8月份以及刚进入的9月份市场呈现出现逆季节性下跌局面,该时间段内虽然阶段性供应增量有限,整体压力不大,但在传统需求淡季影响,及实际需求恢复力度不佳下,市场参与者心态谨慎,下游拿货维持低价刚需维持,成交未能放量,抑制现货成交,7-9月份价格跌势难改,处于持续下跌阶段。
一、国家统计局: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2% 财联社9月15日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2%。从环比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7%。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分行业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8月同比增长3.5%,1-8月同比增长6.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8月同比增长7.6%,1-8月同比增长8.0%。 (一)2025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2%(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7%。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分三大门类看,8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 分经济类型看,8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股份制企业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3%;私营企业增长4.6%。 分行业看,8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5.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4%,纺织业增长1.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0%,汽车制造业增长8.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2.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 分产品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623种产品中有319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12277万吨,同比增长9.7%;水泥14802万吨,下降6.2%;十种有色金属698万吨,增长3.8%;乙烯314万吨,增长10.4%;汽车275.2万辆,增长10.5%,其中新能源汽车133.3万辆,增长22.7%;发电量9363亿千瓦时,增长1.6%;原油加工量6346万吨,增长7.6%。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3029亿元,同比名义下降0.4%。 (二)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8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强化宏观政策调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做强国内大循环,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培育壮大,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1.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和4.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股份制企业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3%;私营企业增长4.6%。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4%、22.7%、14.4%。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上升1.1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204亿元,同比下降1.7%。 2.服务业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向好 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2.1%、9.2%、7.4%,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6.5、3.6、1.8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9%。1-7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8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3.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服务零售增长较快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0.1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387亿元,同比增长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1亿元,增长4.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5172亿元,增长3.6%;餐饮收入4496亿元,增长2.1%。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7%、5.8%、16.9%。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8.6%、14.3%、14.2%、7.3%。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906亿元,同比增长4.6%。全国网上零售额99828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0964亿元,增长6.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0%。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其中,文体休闲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较快增长。 4.、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 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6111亿元,同比增长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制造业投资增长5.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73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5015亿元,下降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4%。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3%;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3.0%。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1%、28.0%、12.6%。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20%。 5.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23035亿元,增长4.8%;进口15709亿元,增长1.7%。1-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95696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76056亿元,增长6.9%;进口119640亿元,下降1.2%。1-8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9%。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4%。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1%,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2%。 6.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季节性上升 1-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月持平。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4%;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小时。 7.核心CPI继续回升,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5%,衣着价格上涨1.8%,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8%,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9%,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8.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16.1%,鲜菜价格下降15.2%,鲜果价格下降3.7%,粮食价格下降0.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0%,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环比持平。1-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9%、3.3%。 总的来看,8月份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落细各项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今日塑料最新报价 (以上整理自财联社、大易有塑)
据外媒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广汽集团将于本周起,在麦格纳斯太尔(Magna Steyr)位于奥地利的工厂生产两款纯电动车型,以供应欧洲市场。 Aion V;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麦格纳将在其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工厂生产Aion V中型SUV和Aion UT紧凑型掀背车。此举将帮助广汽集团规避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额外关税。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广汽集团将从中国运送零部件至奥地利工厂;尽管如此,本地化组装所产生的附加值已足以让这些车型免于缴纳欧盟关税。 广汽集团与麦格纳的合作预计将于本周正式宣布。9月8日,在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5)上,广汽集团推出了面向欧洲市场的埃安(Aion)品牌。广汽集团透露,本月将开始在波兰、葡萄牙、芬兰三国启动销售,并计划到2028年实现对欧洲市场的全面覆盖。 Aion V将与大众ID.4、斯柯达Enyaq和标致e-3008等车型展开竞争。 广汽集团称,根据WLTP(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程序)标准测试,Aion V的续航里程可达520公里(约合323英里);该款车型搭载400伏快充技术,对于容量为75千瓦时的电池,可在20分钟内将电量从30%充至80%。
数据来源:金联创 9月份,随着大榭石化3线投产,90万吨/年新装置持续放量。另外,9月份东明石化、神华新疆、锦西石化等前期检修装置月内计划重启。9月内计划检修装置较少,目前了解,广西石化、青岛炼化、大庆炼化装置存停车检修计划。预计9月国内聚丙烯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预计在78.87%,较8月份增长1.96个百分点。预计9月份PP产量在345.28万吨,较上月增0.16%。预计1-9月份国内产量将会达到2946万吨,同比增长14.36%。分品种来看,由于内蒙古宝丰、大榭石化新装置增加排产均聚注塑,均聚注塑产量增长明显。拉丝、膜料、薄壁注塑、纤维料产量预计出现下滑。 数据来源:金联创 各地区来看,9月份华东、西北地区开工率提升明显,华东地区新装置投产且持续放量,镇海炼化3线装置计划月底停车检修,对当月供应量影响不大,华东整体开工率提升5.02个百分点至81.43%。西北地区,神华新疆和宁夏宝丰三期装置计划于中旬开车,其他装置均稳定生产,该区域开工维持91.11%的高位。华北和东北地区开工率下滑,华北地区金能科技一、三线停车,青岛炼化月内计划停车检修一周,裕龙石化三线和四线停车,重启时间尚不明确,华北地区开工率降至62.34%。东北地区大庆炼化一线存检修计划,东北开工率进一步下滑,区域内整体开工率仅在54.97%。
近日,国内主流车企2025年半年报相继出炉。回顾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竞争逐渐加剧,与上游供应商共生共赢成为车企保持发展韧性的重要因素。其中,供应商付款周期作为关键指标在业内备受关注。 据Wind数据显示,十家国内主流车企今年上半年向上游供应商的平均付款周期为182天,其中广汽、吉利控股、比亚迪的账期最短,分别为137天、139天和142天;而有部分车企账期超200天。 从变化趋势来看,有六成车企的付款周期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在付款周期下降的车企中,小鹏减少104天,上汽减少28天,长安减少12天,比亚迪减少10天。 分析认为,供应链管理已成为车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特别是龙头企业主动缩短供应商账期,有利于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形成更加高效的供应体系,从而带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